您好,欢迎光临电子应用网![登录] [免费注册] 返回首页 | | 网站地图 | 反馈 | 收藏
在应用中实践
在实践中成长
  • 应用
  • 专题
  • 产品
  • 新闻
  • 展会
  • 活动
  • 招聘
当前位置:电子应用网 > 新闻中心 > 正文

谷歌Galaxy Nexus手机采用恩智浦NFC解决方案

2011年11月07日22:48:21 本网站 我要评论(2)字号:T | T | T

Android 4.0Ice Cream Sandwich操作系统全面支持NFC体验

 

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 N.V. (NASDAQNXPI) 日宣布Google不久前发布的Galaxy Nexus手机采用了恩智浦全集成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 (NFC) 解决方案PN65NPN65N内部集成了一枚NFC控制器和一个嵌入式安全元件,并在较新版Android™ 4.0 (也称冰淇淋三明治Ice Cream Sandwich) 操作系统上经过了全面验证可与其完全集成。借助恩智浦基于Ice Cream Sandwich平台的开源NFC软件手机和平板电脑制造商可以快速、轻松地设计出具有NFC功能Android移动设备。对于应用开发人员Android系统对恩智浦全套NFC解决方案的支持为开发移动支付/安全卡模拟、标签读写以及点对点通信等新型应用提供了绝佳机会为消费者带来全面非凡的NFC体验

 

事实/重点

·         Galaxy Nexus以验证过的成熟软件栈为基础可充分发挥NFC的巨大潜力。恩智浦的NFC软件协议栈已在GingerbreadAndroid系统上进行过广泛的实地测试并已应用在第一款支持NFC功能的谷歌体验设备Nexus S上。

·         Galaxy Nexus引入了采用NFC技术的Android Beam功能只需把两只配备NFC功能的手机放在一起碰一下”,即可实现网页、YouTube视频、地图、方位以及其他应用的信息共享。

·         Android 4.0 Ice Cream Sandwich移动操作系统专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而设计。恩智浦开源NFC软件栈支持所有NFC功能为近距离营销、智能海报阅读、数据共享、快速登录社交媒体、设备配对等多种NFC应用创造了先决条件。

·         PN65N内部集成的嵌入式安全元件采用与银行卡、电子护照、交通卡、门禁卡以及其他非接触式应用相同、经过众多成功案例验证的恩智浦安全解决方案。此外,PN65N可与PN544 NFC射频控制器实现引脚兼容,制造商可自行选择是否采用安全元件。

·         经过众多实地验证的配备了安全元件的恩智浦NFC技术在商业应用中成效不俗。其不但支持MIFARE而且可以实现与现有非接触式读卡设备 (比如交通票务以及门禁应用中所用) 的较佳兼容性。

 

积极评价

恩智浦半导体智能识别事业部移动交易业务副总裁Jeff Miles表示恩智浦是NFC领域举世公认的市场领导者也是唯一一家能够提供涵盖了软件、射频控制器、安全元件和NFC标签在内的完整NFC产品组合的企业。我们不但能向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元件而且也能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在两款Nexus设备上与谷歌展开合作这彰显了我们在NFC领域独一无二的领导地位。

 

NFC是一种经过市场验证的技术由恩智浦于2002年联合开发。2004年,恩智浦与其他公司共同创立了NFC论坛,以带动业界所有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合作及NFC技术标准化进程。此项技术由非接触式识别技术 (RFID) 和互连技术组合演变而成。作为连续3年来被ABI Research评为首屈一指的非接触式集成芯片供应商,恩智浦堪称NFC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其解决方案已在全球150多项NFC试用和标志性商业部署项目中得到实地验证。

 

链接

·         恩智浦NFC产品组合

·         恩智浦NFC产品数据表 (PN544 NFC 射频控制器)

·         有关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NFC) 的其他信息

·         视频:Nexus S上的NFC读取应用

 

关于恩智浦半导体

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 N.V. (Nasdaq: NXPI) 以其领先的射频、模拟、电源管理、接口、安全和数字处理方面的专长提供高性能混合信号High Performance Mixed Signal和标准产品解决方案。这些创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可广泛应用于汽车、智能识别、无线基础设施、照明、工业、移动、消费和计算等领域。公司在全球逾25个国家都设有业务执行机构,2010年公司营业额达到44亿美元。更多恩智浦相关信息,请登录公司官方网站www.nxp.com 查询。

NexusGoogle,与Android均为谷歌公司所有商标。

相关阅读:

    没有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已有2条评论 点击查看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如果您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反馈意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本站动态 | 广告服务 | 欢迎投稿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c) 2008-2025 01ea.com.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应用网 京ICP备12009123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033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