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电子应用网![登录] [免费注册] 返回首页 | | 网站地图 | 反馈 | 收藏
在应用中实践
在实践中成长
  • 应用
  • 专题
  • 产品
  • 新闻
  • 展会
  • 活动
  • 招聘
当前位置:电子应用网 > 新闻中心 > 正文

学者与业者:台湾半导体一定要转型

2010年05月14日10:22:43 本网站 我要评论(2)字号:T | T | T
关键字:半导体 汽车 医疗 
    “今天不做,未来一定会后悔!”台大校长李嗣涔、交大校长吴重雨及台积电副董事长曾繁城等专家一致指出,台湾的半导体的发展已到了一个关键期,未来一定要积极转型,才能再创另一个半导体奇迹。
  
    全球半导体产业已有50年历史,每年全球约有2500亿美元的产值,台湾地区目前仅次于美国及日本,正和韩国激烈竞争第三名;加上又有中国大陆、印度及东南亚各国的追赶,危机十足。
  
    吴重雨认为,除了现有的IC设计等主轴外,半导体未来也应朝医学电子、绿能科技、车用电子及3C电子等领域发展。台湾并不缺人才,只是仍专注于单一专业,难以跨足其它专业,影响未来台湾半导体的发展。
  
    他强调,培养跨领域人才,并不是要让目前就读电子信息科系的学生,再去念医学或其它领域的学位,而是培养他们具有多面向的视野,如此才能在研发医疗电子、绿能科技等新科技时,可以和这些领域的专家对话,不至于你讲你的,我说我的,出现鸡同鸭讲。
  
    李嗣涔则提醒岛内产官学研各界,应更重视健康产业,并将半导体和健康产业结合在一起,创造更大利基。不过他强调,健康产业并非医学产业,因为前者面对的是所有的人,而后者才面对少数生病的人,两者的规模相差太多了。李嗣涔接着以自己为例指出,不少前他曾中风,太清楚血压计的重要性,但目前的血压测量仍不甚方便,今后如果能研发出全天24小时可随时监测血压的产品来,市场将无穷大。
  
    同时拥有台湾、大陆及美国研究院院士荣衔的胡正明指出,学校往往是产业的先锋,1979年他在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研发的油电混合车,直到2005年才被丰田汽车运用在Prius这款车,显见学校研发的重要性,只是时程长了些。
  
    面对台湾半导体可能碰到的挑战,他认为产官学研各界都应全力找寻出路,“中研院”也不能置身事外。他坦言,目前“中研院”选自工业界、具有技术面的院士太少了,多少影响半导体等产业的发展及转型。

相关阅读:

    没有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已有2条评论 点击查看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如果您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反馈意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本站动态 | 广告服务 | 欢迎投稿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c) 2008-2025 01ea.com.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应用网 京ICP备12009123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033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