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电子应用网![登录] [免费注册] 返回首页 | | 网站地图 | 反馈 | 收藏
在应用中实践
在实践中成长
  • 应用
  • 专题
  • 产品
  • 新闻
  • 展会
  • 活动
  • 招聘
当前位置:中国电子应用网 > 技术应用 > 正文

全面分析亚洲企业LED灯泡设计思路差异

2011年10月31日16:02:47 本网站 我要评论(2)字号:T | T | T
关键字:

        随着价格的降低,LED灯泡开始全面普及。较近,不仅是日本厂商,韩国、中国大陆、台湾以及欧洲厂商等也纷纷开始致力于LED灯泡的产品化。为此,对东亚地区销售的9款LED灯泡进行了拆解和分析,发现日本厂商和海外厂商在设计思想上存在着巨大差异。

  LED灯泡作为白炽灯泡的替代品日益受到关注。其特点是耗电量低,不过,除了比白炽灯泡价格高外,很多用户还认为其存在“较大”、“较重”等设计方面的问题。为此对目前正在销售、来自众多生产基地的东亚地区的LED灯泡进行了拆解和分析,以便发现解决上述问题的启示。通过拆解,发现了日本厂商和海外厂商在设计思路方面的差异,这便是“日本厂商重视产品设计,而海外厂商则优先考虑成本”。

LED

(点击图片放大)

  较能明确体现这一差异的就是LED灯泡的底座。海外厂商的LED灯泡均配备有散热片,而日本厂商的产品中则有不带散热片的。乍一想会认为没有散热片的产品便宜,但其实没有散热片时往往需要使用耐热性高的部件,因此成本并没有降低。不使用散热片是“为了提高产品的设计”(东芝照明技术)。不只是该公司,很多日本国内厂商都在努力使LED灯泡的形状接近白炽灯泡。而海外厂商的LED灯泡“通过采用近乎粗放的设计,削减了成本”(协助拆解的技术人员)。

  下面让我们来具体看一下体现在外观上的不同的设计思路。

  灯泡外壳的表面温度不同

  此次共拆解了9款LED灯泡,分别为从韩国、中国大陆和台湾销售的产品中随机挑选出来8款,以及从日本销售的产品中选择外观较接近白炽灯泡的1款(图1,表1)。这些产品均采用E26/27普通灯口。产品的标称值方面,耗电量在4~7.5W范围之内,总光通量在210~600lm范围内。其中,将耗电量和总光通量接近的东芝照明技术的7.2W产品、韩国三星LED的7.1W产品以及中国勤上光电的7.5W产品作为A组,其余作为B组。

LED

图1:拆解了9种LED灯泡(点击图片放大)

  东芝照明技术的7.2W产品、三星LED的7.1W产品以及勤上光电的7.5W产品由于耗电量和总光通量接近,所以列为A组,其他的作为B组。耗电量和总光通量均为标称值。

LED

(点击图片放大)

  拆解前,首先测量了亮灯状态下LED灯泡的温度(图2,图3)。目的是确认在外观上存在明显差异的底座(散热部)差异是否会体现在温度上。LED的光线极少含有红外线成分,因此灯光照射的灯罩部分并不会太热。但底座是LED芯片的散热部,因此温度较高。此次在认为底座会变得较热的部分(LED的安装位置附近)粘贴了放射率为0.95的胶带,利用热像仪测量了胶带的温度。

  9款LED灯泡中,底座的表面温度较高的是东芝照明技术的7.2W产品(图2(b))。在A组内进行比较,三星LED的7.1W产品约为47℃,勤上光电的7.5W产品约为43℃,而东芝照明技术的7.2W产品约为61℃,比这两款高出了14~18℃。

LED

图2:对A组的LED灯泡进行温度测量(点击图片放大)

  注释:在LED灯泡的底座上粘贴放射率为0.95的胶带,采用NEC Avio红外线技术公司的热像仪“TH6300”测量了胶带的温度。使用放射率为0.95的胶带是为了将测量位置的放射率统一为0.95。通过测量胶带上的温度,可获得准确的温度。放射率越接近1,散热体就越理想。另外,温度测量得到了Thermal Design Laboratory代表董事国峯尚树的协助。点亮LED灯泡10多分钟后进行的测量。东芝照明技术的7.2W产品由于底座的放射率较低,因此外表温度显示的较低,但实际高达61℃左右。

 

LED

图3:B组的表面温度(点击图片放大)

  注释:台湾Star Comgistic Capital公司的4W产品采用了与耗电量不相符的大型底座,表面温度为38℃,在9款产品中较低。

  对底座的放射率进行计算后得出,东芝照明技术的7.2W产品约为0.37,三星LED的7.1W产品约为0.6,勤上光电的7.5W产品约为0.64。放射率低意味着使用了不容易从底座向外部散热的材质。三星LED和勤上光电的底座采用配备散热片的铝压铸件制造,而东芝照明技术的底座采用薄铝板制造。虽然东芝照明称“通过对表面进行耐酸铝处理提高了放射率”,但在我们的测量中,该值仍然低于其他公司。

  即便底座的表面温度达到61℃左右,“实际使用时完全没有问题”(东芝照明技术)。LED灯泡的底座温度由各厂商根据自主标准决定。“即使表面温度稍高,如果能保证LED芯片的接合温度在一定值以下,基本不会影响发光效率和寿命等”(LED灯泡厂商的技术人员)。相反,“就设计性而言比较重要的是尽可能允许表面温度升高,从而较大限度简化散热机构”(该技术人员)。也就是说,在热设计方面,海外厂商的性能指标还稍留有余地。

   通过减少芯片数降低成本

  取下LED灯泡的灯罩后,呈现在眼前的便是LED封装(图4,图5)。封装有LED芯片的LED封装是决定光质量的重要部件,同时也是“LED灯泡中成本较高的部分”(多数LED灯泡厂商)。

LED

图4:拆解A组LED灯泡(点击图片放大)

        注释:东芝照明技术的7.2W产品采用发光效率较高的COB型LED。而三星LED的7.1W产品和勤上光电的7.5W产品均采用了普通的SMD型LED。较近,SMD中发光效率高的产品也不断增多,因此已经不能简单认为只有COB的发光效率出色了。部件的厂商名和部件作用为本站推测。

LED

图5:B组LED的封装形态(点击图片放大)

        注释:荷兰皇家飞利浦电子的6W产品配备的飞利浦流明生产的LED“LUXEON Rebel”,LED芯片的尺寸达到了1mm见方。为了避免热应力,飞利浦流明推荐将该LED封装到进行了图案加工的FR-4基板中,而实际上就使用了这种基板。除此之外的其他品种都采用了铝LED封装基板。

  海外厂商的LED灯泡大多都为仅采用少量高功率表面贴装器件(Surface-Mounted Device,SMD)型LED封装的设计。例如,中国真明丽控股有限公司(真明丽控股)的7W产品和荷兰皇家飞利浦电子(Royal Philips Electronics)的6W产品只使用了4个SMD封装,每个SMD封装里配备1枚大型LED芯片。这种设计“不利于光的均匀性和发光效率,但在成本方面占有优势”(协助拆解的技术人员)。原因是,可以通过增加每枚芯片的输入功率来提高亮度,减少所需的LED芯片数量。不过,这样做芯片的发热量会增加,因此需要相应的散热机构。

  相反,东芝照明技术的7.2W产品则通过采用多个小型LED芯片,降低每枚芯片的输入功率,由此提高发光效率。该公司采用在基板上直接封装96枚LED芯片的COB(Chip On Board)技术。虽然有观点认为,由于使用的芯片数量较多,因此LED本身的成本会升高,但“此举能改善发光效率,不但可简化散热机构,还不容易出现发光不均现象”(该公司)。

  另外,在此次拆解中,根据LED的外观可以推断出以下4款产品的LED供应商。勤上光电的7.5W产品和皇家飞利浦电子的6W产品估计配备的是美国飞利浦流明(Philips Lumileds Lighting)的LED“LUXEON Rebel”。韩国锦湖电机的6W产品估计是日亚化学工业的LED,真明丽控股的7W产品采用的是美国科锐(Cree)的LED。

  上述所有LED芯片都不算便宜,协助拆解的技术人员表示,“如果使用台湾厂商的LED,仅需一半的价格”。关于这一点,真明丽控股表示,“由于涉及专利问题,所以采用了科锐的LED”。各厂商好像并不能随便使用便宜的LED。

  在散热机构的设计方面,日本厂商与海外厂商也存在明显的不同(图6,图7)。东芝照明技术采用发光效率较高的COB型LED的7.2W产品,将LED的热量直接散发到圆形铝板上,然后再传至底座。圆形铝板和底座并未紧密贴合,“算不上是高散热性构造”(协助拆解的技术人员)。

图6:调查A组的散热机构(点击图片放大)

        注释:估计东芝照明技术的7.2W产品通过采用发光效率高的LED元件,简化了散热机构。而三星LED的7.1W产品和勤上光电的7.5W产品采用配备了大量散热片的散热机构。部件的作用是本站推测的。照片中的土黄色部分是在拆解时为了识别个体粘上的胶带。

相关阅读:

    没有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已有2条评论 点击查看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如果您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反馈意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本站动态 | 广告服务 | 欢迎投稿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c) 2008-2025 01ea.com.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应用网 京ICP备12009123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033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