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电子应用网![登录] [免费注册] 返回首页 | | 网站地图 | 反馈 | 收藏
在应用中实践
在实践中成长
  • 应用
  • 专题
  • 产品
  • 新闻
  • 展会
  • 活动
  • 招聘
当前位置:中国电子应用网 > 技术应用 > 正文

手机RF前端设计挑战及应对策略

2011年11月17日13:38:26 本网站 我要评论(2)字号:T | T | T
关键字:3G 应用 

  在过去十年中,手机经历了巨大的变革。面世伊始仅供人们通话和收发短信的手机,现在已经转变为多功能手持设备,融电话、Web浏览器、短信工具、照相机、游戏机、MP3播放器和很多实用功能于一体,能够满足人们的移动信息需求。此外,当前的手机用户不仅需要这些功能,而且还要求能够随时随地使用这些功能。这种移动技术需要兼容多个频段和多种调制标准。由于功能复杂,且消费者喜爱小巧机型,设计人员因此面临强大压力,必须以更低的物料清单(BOM)成本和创记录的交付时间来提供产品,才能满足市场对于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的期望。如此严格的要求促使设计人员改变了对RF前端的评估测试方式。本文讲讨论上述需求对于设计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新方法来增强多功能手机的用户体验。

  已涉足此行业数年的设计工程师可能还记得,几年前,语音是决定产品性能的关键因素,较常使用的调制格式是GSM/GPRS,手机的外形较大,RF前端部分所占用的印刷电路板(PCB)面积也较多,性能是关注的焦点。天线位于手机外部(如图1所示),采用短截线天线或能够拉出收回的滑动型天线,其效率远优于当前手机中的天线。这类手机仅支持纯语音呼叫,用户要将手机拿至贴近头部的位置。因此,天线的设计是在相对了解的环境中进行的,能够实现设计的优化。直至今天,这依然很重要,因为功率放大器(PA)对于通话时间影响很大,而这直接关系到使用某种型号或某个品牌手机时的用户体验。如果设计人员能够优化手机在实际使用环境中的电流消耗,那么该产品在消费者市场中会占据更有力的竞争地位。天线及其实际性能间的一致性使得手机设计人员能够通过天线与PA的阻抗匹配灵活地优化设计,以便尽可能高效地提供较高功率。

 

  智能手机

 

  手机设计今非昔比

 

  时光荏苒,手机市场发生了巨变。现在的关注焦点是应用处理器和组件,专注于软件应用胜过提升用户体验。目前,手机外形更为小巧,但在很多情况下,为了实现这些独特外形,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牺牲性能。现在的手机采用的是贴片天线或平面倒F天线(PIFA)(参见图2),多数情况下它们的效率低于过去的天线。不过,为了解决设计人员面临的难题,一些手机转而采用过去的短截线天线。这种性能与外形尺寸间的取舍,会直接影响电池寿命、通话时间和网络可用性方面的用户体验,因为天线选择及其使用环境会影响PA的工作。

 

  

 

  例如,电压驻波比(VSWR)就体现了这是如何影响PA的。当前的手机工作在三种基本配置下。一种是用户按传统方式将手机贴在头部附近通话,或者置于头部前方,使用扬声器通话,还有一种情况是手机并没有握在手里,而是与用户有一定的距离。天线的VSWR性能差别很大,这只是其中的三种主要场景,实际上,由于手指和手掌的位置不同,存在很多种使用状况,但为简单起见,本文仅讨论以上三种情况。有关天线VSWR性能的差别请参见图3。

 

  天线的VSWR性能

  图3:手机中PIFA天线的VSWR性能。

 

  这些频率响应说明了在当前新一代手机中,PA面临的不同VSWR要求。对于这类手机,在频段边缘,PA对应的VSWR范围为5:1到2:1。VSWR性能还会影响接收灵敏度。许多手机设计人员涌来评估RF前端的通常做法是,在50欧姆实验室环境中测量性能。实际上,这种方法对于今天的设计已不再适用,因为PA所面对的阻抗是不可预测的。设计人员要优化解决方案,以为终端用户提供较佳通话时间,就必须着手在不同的VSWR条件下检测RF前端。

  诸如3GPP等标准委员会制定了空中测试(OTA)要求。一般来说,这些要求要比运营商的要宽松得多,因为后者需要更严格的OTA性能。运营商为其手机设置的典型值为传导RF输出功率-11dB。根据GSM 850标准,这相当于22dBm OTA要求,因为传导输出功率要求设置为33dBm,而天线效率和传播效果随频率不同,会有-11dB的损耗。如果RF前端都按照这些要求进行评估和对比,这些OTA要求就能直接应用于50欧姆系统。

 

  GSM功率控制架构对通话时间的影响

 

  当前行业中GSM手机采用较广泛的三种架构分别是电流控制、电压控制和功率检测。图4、图5和图6分别给出了这三种架构的简化框图。

 

  电流控制

  图4:电流控制模块图。

 

  图4中的电流控制架构是一种间接控制的方案,它监控电流并使其保持恒定。这种方法将电流与功率相关联,只要电流与功率之间的关系保持恒定(仅当负载电阻不变时),就能非常出色地控制功率。控制功率的方法是:通过调整放大器的基级偏压来控制增益,进而实现功率控制。图5为电压控制示意图,它与电流控制类似,也是一种间接控制方法,只是将电压而非电流与功率相关联。这种方法非常类似电流控制,只要负载电阻恒定且电压和功率间的关系保持不变,就能工作良好。与电流控制相似,在电压控制中,通过调节集电极电压而非基级偏压来控制功率。本文中介绍的较后一个架构是功率检测(如图6所示)。这种方法将一部分信号耦合回检波器,检波器通过比较输出电压和参考电压来检测功率。这种功率控制方法的准确性也很高,失配主要取决于耦合器的方向和反馈回路中的误差。该架构的缺点是,增加了耦合器的输出损耗和组件成本,因为它需要更多电路来实现功率控制功能。

 

  电流控制

  图5:电压控制模块图。

 

  功率检测

  图6:功率检测模块图。

 

  在非常简短地回顾了基本功率控制架构后,下面重点介绍器件的评估测试,采用的是能够反映实际性能,并直接影响通话时间、电池寿命和呼叫接收效果等用户满意度指标的方式。首先,为了解实际环境,必须描述天线性能(如图3所示)。正像前面所述,VSWR的变化范围在2:1到5:1之间,具体取决于终端用户和手机的位置。综合这些考量因素,用于对比的基准定为3:1 VSWR。选择该值的原因是因为它能很好地体现实际环境中的性能,而不会有不切实际的功率反射回PA,从而导致比较结果有误差。为正确描述这些产品,必须进行负载牵引测试,用这种方法设计人员可以精确控制失配、相角和输出功率精确度。该方法如图7所示。

 

  负牵引的设置

  图7:负载牵引的设置。

 

  通过图8和图9可以看出,即使采用不同架构实现了功率控制功能,在实际环境中的性能还是有可能出现很大差异。这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很重要?首先,如前所述,OTA性能是真正的关键,它与输出功率直接相关。如图9所示,在这三种维持到负载的恒定输出功率的方法中,电流控制是表现较差的一种。在GSM 850频段,电流控制和功率检测方法有大概1.5dB的差异。功率检测机制的缺陷在于允许电流增加,而其它解决方案中的电流维持在合理值。尽管这种情况下看起来通话时间会较长,但实际环境中并非如此。

 

  智能手机

 

  例如,如果手机工作在29dBm(这是GSM系统中较常见的功率值),基站实际上会要求手机将功率值从29dBm提高到31dBm,因为输出功率无法满足当前功率控制电平(PCL)。这反过来会增加电流消耗,较终缩短通话时间。另一个需考虑的则是电流消耗所取得的优势。在手机中,如果电流控制机制在这些情况下提供了足够输出功率,能够满足运营商的OTA要求,则无须担心进入VSWR的功率。由于出色地降低了输出功率,因此提供一种VSWR性能较好的解决方案就能够大幅节省电流消耗。在查看图10时,请考虑以下问题:如果所有解决方案交付的功率均相同,那么它们会对终端用户有何影响?

  对于电压控制和功率检测方法而言,可将50欧姆校准设置为降低1dB,但仍满足相同的输出功率要求。ETSI传导规范指定,对于PCL 5,正常情况下的功率为33dBm±2dB。这意味着为达到传导性能,针对PCL 5,手机必须至少输出31dBm。考虑到留出余量的需求,较安全的校准值应为31.5dBm。如果需要更大的余量,则设计人员可将手机调相至50欧姆环境中为32dBm,从而大幅节约电流。图11中详细介绍了与50欧姆环境下性能的关联问题。

 

  智能手机

 

  OFweek电子工程网

 

  OFweek电子工程网

相关阅读:

    没有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已有2条评论 点击查看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如果您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反馈意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本站动态 | 广告服务 | 欢迎投稿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c) 2008-2025 01ea.com.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应用网 京ICP备12009123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033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