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电子应用网![登录] [免费注册] 返回首页 | | 网站地图 | 反馈 | 收藏
在应用中实践
在实践中成长
  • 应用
  • 专题
  • 产品
  • 新闻
  • 展会
  • 活动
  • 招聘
当前位置:中国电子应用网 > 技术应用 > 正文

选择廉价 VoIP CPE 将使服务供应商不堪成本重负

2011年05月16日16:33:14 本网站 我要评论(2)字号:T | T | T
关键字:应用 通信 数字 可靠性 

作者:Kim Devlin-Allen,德州仪器通信基础局端与语音产品部业务开发经理

VoIP 服务通过与 PSTN 竞争实现增值


过去几年来,众多消费者、中小型企业 (SMB) 乃至跨国公司纷纷采用因特网协议语音 (VoIP) 服务。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此言千真万确,而业界也已认识到这一点。如果一味追求低成本,较终反倒会得不偿失。

我们可采取多项措施来优化因特网协议 (IP) 电话以及其它客户端设备 (CPE) 的成本,但如果不考虑系统实质而一味地削减成本,只会对系统造成连锁反应。不仅有损于电话性能,还可能影响整个网络。此举也会危及建立和维护VoIP电话客户群所需的资金投入,以及用于开发核心基础局端技术的基本建设费用。与之相对的是,如果为了降低成本和基础局端设备的复杂性而过于强调每部 IP 电话的功能,则可能会造成资源分配效率的低下。其结果是高额的端点成本,这将不利于 VoIP 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成本效益较高的 VoIP 网络可在核心基础局端设备与 CPE 设备之间实现成本与功能的平衡,确保以适当的价位为绝大部分目标用户带来特性丰富的用户体验。

要想扩大 VoIP 用户群,首先要获得对于公共交换电话网络 (PSTN) 服务的竞争优势。因此,VoIP 服务供应商应提供不亚于 PSTN,甚至更优于后者的服务。基于 IP 的语音服务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成熟度,在通话清晰度与音质方面与 PSTN 旗鼓相当。但如果系统支持高质量或宽带编解码器,也有助于其实现优于 PSTN 的“高清”音质。此外,IP 技术还能提优于 PSTN 的显著特性与功能。如果由于用户所持手机过于廉价而严重制约了IP电话性能,服务供应商所提供的服务质量与模拟PSTN相比也只能是半斤八两,从而很难吸引到客户。如果只是单纯地追求语音服务质量,就会导致产品的价格结构问题,利润率的空间也将非常有限。

出色的 VoIP CPE 设计可超越 PSTN 性能


除了能帮助企业实现语音和数据网络的整合之外,还可为用户提供更多增值功能,鼓励企业转而采用自身原本不熟悉的技术。通过定位与时基目录服务等工具可促进统一通信的发展,充分利用 IP 电话的功能与本地智能,使服务供应商得以实现有别于以语音为中心的 PSTN 的 VoIP特色化服务。例如,通过采用功能强大的 IP 电话,中小型企业 VoIP 用户只要接到客户拨打的电话,就能立即了解该客户的过往业务情况,从而更迅速地满足客户需求。

增强用户体验是显示 VoIP 服务有别于 PSTN 模拟服务的另一种方法。相对于传统电信级语音而言,基于端到端数字通信电路之上的高清 (HD) 语音服务可显著提高语音质量。事实上,前者只是人耳所能听到音域中的很小一部分。除了极富吸引力的 HD 语音特性之外,VoIP 还支持众多出色的应用,如实时语言转换、高级自然语言语音识别与处理等。

当然,鉴于低成本 IP 电话在处理能力、存储以及其它功能方面有着诸多局限,因此部署定位与时基目录服务、HD 语音和其它极富吸引力的新型 VoIP 服务会出现不少问题。因此,如果一味地降低 IP 电话的成本,就会使服务供应商难以让 IP 电话支持诸多功能强大的应用,也就无法吸引新用户的青睐。

图 1:CPE 支持更多增强服务的情况下,每部手持终端都分担着支持相关服务的成本。

即使 IP 电话与小区网关设备均需要本地智能,可一旦网络边缘分配的资源过多,就会使服务供应商的成本结构负担直接由消费者个人承担。而事实上,其中有些成本可以在整个网络中更高效地进行分配。

手持终端或软交换机中可实现增强型特性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呼叫 ID、呼叫转接以及呼叫转移等增强型服务的部署。这些服务可直接在 VoIP 手持终端中实现(图 1),也可在本地网关或汇聚型软交换机中进行配置(图 2)。从服务质量的观点 (QoS) 来看,这些增强型服务无论采用何种设备实施,效果都差不多。基于多协议标签交换 (MPLS) 与通用 MPLS (GMPLS) 的核心系统能针对每个数据包的 QoS 问题进行高级粒度化控制。不过,从成本角度来说,我们必须考虑怎样才能在实现相关配置的同时,也让服务供应商及其用户达成双赢,少花钱多办事。

图 2:在内核中部署服务的成本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体应用。

同样的处理资源,如用于服务器与交换机等核心系统,其在绝对价值上的成本要高于在 IP 电话和小区网关等边缘系统中的成本,但在核心系统中部署增强服务可以发挥超负荷模型 (Oversubscription model) 的优势,可降低服务的成本总值。

超负荷模型的建立需要有若干前提:并非所有用户都需要可选的增强型服务,而且购买了某种增强型服务的用户也不可能同时使用该服务。因此,服务供应商可在某一仅需少部分用户资源的核心网络系统中实施增强型服务,从而降低整体成本。如果在边缘系统中部署这些增强型服务,其中有些基本上会被闲置,甚至根本用不上,而耗费在这些资源上的成本反而会激增。

当然,在核心与边缘系统成本之间达成平衡绝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问题。超负荷使用率、实际部署计划以及网络运营成本等因素,都会对具体决策产生影响。例如,假设核心系统支持增强型服务需占用 15% 的可用内核资源,那么与这些资源相关的成本约为网络核心成本结构的 15% 左右。如果内核资源大部分时间里都为空闲状态,那么在内核中实施增强型服务将有助于收回未被利用的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不过,如果网络内核的资源已经非常紧张了,那么再为增强型服务加大处理负荷,就会威胁到网络的可靠性与 QoS,进而导致客户流失。

成本与质量相平衡有助于满足客户需求


让“核心还是边缘系统”来承担大部分成本负担实际并不是主要问题。要解决的问题是应如何实现用户服务的整体成本结构的平衡,从而确保他们在使用服务时能获得精彩的用户体验。我们可将成本问题进一步扩展,同时考虑 QoS及运营成本问题。当然,吸引用户和提供服务的初期成本是非常高的,但网络运营商与 VoIP 及其他 IP 服务供应商发现,持续的支持以及维护成本对企业的较低利润率同样有着显著的影响。

自动安装、自动配置以及 VoIP 电话和小区网关等其他边缘设备的自动配置等正日益成为服务供应商的重要需求,因为他们发现,解决少量服务呼叫的问题就会大幅提高运营成本,影响利润率。Yankee Group 近期在 TI 赞助下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在用户签订服务合同的头一个月内,基于 IP 的电视服务的支持成本比使用期头一年中其余 11 个月支持成本的两倍还多。此外,该研究还指出,由于安装、部署以及支持的费用非常高,针对某用户的服务及支持费用将超过该用户所带来的整整一年的利润额。因此,服务供应商和网络运营商要想降低运营成本并实现较高的利润,就必须长期确保 IP 客户群的稳定。

要想留住 VoIP 用户,首先要保证提供极佳的语音质量和可靠性,其次就是要为客户提供精彩的用户体验。功能有限的低成本 IP 电话可能难以具备实时处理能力,不能满足 VoIP 这种时延敏感型通信的需求。此外,众多低成本 IP 电话的稳健性都不高,难以支持任何临时网络管理系统的要求。这就导致服务供应商难以实现自动部署、远程监控乃至众多基本的 QoS 功能。

许多 VoIP 和其他 IP 服务供应商都认识到,他们亟需全面了解包括较远端的端点设备在内的网络状况。只要设备与网络连接,服务供应商或网络运营商就有可能接到支持电话,以提供服务。网络运营商至少需要对边缘设备有一定的了解,确保服务人员能在用户设备发生故障时加以排查。通过实现对所支持端点设备(如 IP 电话和小区网关)的远程可视化,无论问题是出在端点设备、远程网关,还是核心基础局端交换系统,服务供应商都能够对性能及 QoS 问题进行诊断,精确查出故障原因,。

通过结合高级实时网络管理技术,对整个网络以及所支持 CPE 设备实现可视化将使网络能够识别潜在的语音或数据流量问题,并自动地加以解决。避免服务出现故障将有助于减少服务或支持呼叫的数量,进而降低运营成本。例如,若某个语音通道质量下降,那么能机敏地监控网络中呼叫和其他数据流的网络管理系统可以在呼叫中断或该呼叫语音质量下降到无法接收之前将其重新路由到更为稳健的连接上。这样,本来可能导致用户拨打求助电话的问题就被完全避免了。

功能强大的前摄性质量管理系统只能被部署在整个网络上,这就要求网络在各个层次上都具备一定的处理功能和质量要素。若为减少设备采购成本来降低 IP 电话或 CPE 网关的功能,将导致无法支持较基本的网络管理技术,进而使得运营成本飙升。此外,服务供应商已经为基础局端 VoIP 服务器、网关以及交换机投入了成百上千万美元的成本,可以支持高质量语音通信。若还只采用廉价的 IP 电话并造成语音质量欠佳,那就说不通了。单为了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必然会影响整个网络的性能,同时也会导致服务供应商商业模式的失败。

就 VoIP 服务及其他任何服务或产品来说,成本肯定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服务供应商投资正是为了获得回报。稳健而成功的 VoIP 商业模型会把钱花在刀刃上,既不浪费,又不吝啬。成本过高,利润率就会下降;要是投入太少,就难以发掘出较大的市场潜力。从长期看,采购与部署工作若一味只求降低成本而不顾其他,肯定会对服务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进而难以拓展市场,并导致客户大量流失。

相关阅读:

    没有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已有2条评论 点击查看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如果您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反馈意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本站动态 | 广告服务 | 欢迎投稿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c) 2008-2025 01ea.com.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应用网 京ICP备12009123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033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