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D7892SQ和CPLD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图]
本系统以AD7892SQ和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为核心设计了一个多路信号采集电路,包括模拟多路复用、集成放大、A/D转换,CPLD控制等。采用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 HDL编程,通过采用CPLD使数据采集的实时性得到提高。
1 硬件设计
针对多路信号的采集,本系统采用4/8通道ADG508A模拟多路复用器对检测的信号进行选择,CMOS高速放大器LF156对选中的信号进行放大,AD7892SQ实现信号的A/D转换,CPLD完成控制功能。电路如图1所示。
AD7892SQ是美国AD公司生产的LC2MOS型单电源12位A/D转换器,可并行或串行输出。
AD7892SQ A/D转换器具有如下特点:单电源工作(+5V或+10V);内部含有采样保持放大器;具有高速的串行和并行接口。
AD7892SQ控制字的功能如下:
a)MODE:输入控制字,低电平时为串行输出,高电平时为并行输出,本系统为并行输出;
b)STANDBY:输入控制字,低电平时为睡眠状态(功耗5mW),高电平时正常工作,一般应用时接高电平;
c)CONVST:启动转换输入端,当此脚由低变高时,使采样保持器保持开始转换,应加一个大于25ns的负脉冲来启动转换;
d)EOC:转换结束信号,转换结束时,此脚输出100ns的低电平脉冲;
e)CS:片选,低电平有效;
f)RD:低电平有效,与CS配合读,使数据输出。
MODE脚接高电平时,AD7892SQ为并行输出,时序如图2所示。
在EOC下降沿时间内开始采样,就是转换一结束就开始下次采样,采样时间fACQ应大于等于200ns或400ns,转换结束后(即E0C的下降沿),当CS和RD有效时,经过t6=40ns的时间,就可以在DB0-DB11上获得转换之后的12位数据,CS和一般的片选信号相同,可以一直有效,外加RD的时间T5也应大于35ns。CONVST信号t1应大于35ns,在上升沿时采样保持器处于保持状态,开始A/D转换,转换所需的时间tCONV为1.47μs或1.6μs,转换结束后,EOC脚输出的t2为大于等于60ns的负脉冲用来进行中断或数据锁存。由此得出下次采样和本次的输出可以同时进行,因此较小的一次采样转换输出的时间为1.47+0.2=1.67μs(600kSPS(千次采样每秒)),较大1.6+0.4=2μs(即500kSPS),图2中的t9大于等于200ns,t7近似为5ns,t3、t4、t8可为0,(此时t9=tACQ)。
2 程序设计
2.1 系统介绍
系统中的CPLD是结构比较复杂的可编程逻辑器件,硬件描述语言设计的控制程序写入CPLD内即可实现其功能。系统采集的数据常常放在数据缓存器中,数据缓存区要求既要有与A/D转换芯片的接口,又要有与系统DSP的接口,以提高数据吞吐率,本系统选用FIF0(先进先出),并且FIF0具有不需要地址寻址的优点。
2.2 系统的软件描述
本系统采用Verilog HDL语言进行描述。VerilogHDL被近90%的半导体公司使用,成为一种强大的设计工具。其优点是:
a)Verilog HDL是一种通用的硬件描述语言,易学易用;
b)Verilog HDL允许在同一个电路模型内进行不同抽象层次的描述,设计者可以从开关、门、RTL或者行为等各个层次对电路模型进行定义;
c)绝大多数流行的综合工具都支持VerilogHDL,这是Verilog HDL成为设计者的首选语言的重要原因之一;
d)所有的制造厂商都提供用于Verilog HDL综合之后的逻辑仿真的元件库,因此使用Verilog HDL进行设计,即可在更广泛的范围内选择委托制造的厂商;
e)PLI(编程语言接口)是Verilog HDL语言较重要的特性之一,它使得设计者可以通过自己编写C代码来访问Verilog HDL内部的数据结构。
2.3 AD7892SQ描述
描述AD7892SQ模块,可以把模块用于采集系统的仿真,以验证FSM(有限状态机)设计的正确性。该模块主要有4个输入信号和1个输出信号,与芯片的控制信号一致。程序如下:
AD7892SQ仿真波形见图3。
2.4 FSM描述
FSM为异步工作。当convst有效时停留在convst_ad状态,且rd和cs都为1,convst为0且处于clock的上升沿时FSM会处于4个状态中的一个状态。图4为FSM仿真波形。
2.5 FIFO描述
FIFO为同步工作。当reset有效且处于clock的上升沿时,dout为O;reset为1且处于clock上升沿时,read和write组合的4种情况分别对应各自的工作状态。图5为FIFO仿真波形。
3 结束语
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EDA(电子设计自动化)领域,多数EDA设计工程师都用它进行ASIC(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和CPLD/FPCA开发。用高级语言进行电路设计,能够灵活地修改参数,而且极大地提高了电路设计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较后需要指出的是,采用IP核的方法设计电路,不但可以单独使用,而且可以嵌入到ASIC或CPLD/FPGA的电路设计中,同时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应大力推广。
作者:秦晓芳 朱坚民 郭冰菁 来源:电子工程师
相关阅读:
- ...2013/10/16 13:40·基于AXIe 中 PCIe 高带宽及多模块同步数据传输的高速图形传输系统
- ...2012/04/23 12:15·基于AVR单片机的中频电源测试系统
- ...2012/03/31 14:49·实现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的SoC方法
- ...2012/03/22 11:18·基于ANFIS的海底采矿车行走控制
- ...2012/03/20 14:53·基于ADSB的飞机预警避撞算法研究
- ...2012/03/14 14:36·基于ARM处理器的单目视觉测距定位系统
- ...· Efinix® 全力驱动AI边缘计算,成功推出Trion™ T20 FPGA样品, 同时将产品扩展到二十万逻辑单元的T200 FPGA
- ...· 英飞凌亮相进博会,引领智慧新生活
- ...· 三电产品开发及测试研讨会北汽新能源专场成功举行
- ...· Manz亚智科技跨入半导体领域 为面板级扇出型封装提供化学湿制程、涂布及激光应用等生产设备解决方案
- ...· 中电瑞华BITRODE动力电池测试系统顺利交付北汽新能源
- ...· 中电瑞华FTF系列电池测试系统中标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中电瑞华大功率高压能源反馈式负载系统成功交付中电熊猫
- ...· 中电瑞华国际在电动汽车及关键部件测评研讨会上演绎先进测评技术